本報記者 彭妍
近期,美元理財產品備受市場關注。據普益標準統計,截至7月21日,市場存續美元理財產品1329只,存續規模達5279.36億元,較去年年底增加超2000億元,規模增長態勢顯著。收益表現同樣亮眼,截至上半年,存續的美元理財產品今年以來平均年化收益率為4.17%,在各類理財產品中優勢突出。
具體來看,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是美元理財的發行主力,存續規模達2535.49億元,占比47.03%;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緊隨其后,存續規模1512.34億元,占比28.05%;合資銀行理財子公司和城商行理財子公司存續規模分別716.15億元、536.9億元,占比13.28%和9.96%。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楊海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美元理財規模和收益均表現突出,主要驅動因素包括:其一,國內資產收益率下行趨勢難改,理財子公司積極尋求提升收益率的可行策略。其二,近期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有所增強,美債投資出現“票息+價差”收益機會。其三,機構布局美元理財產品,滿足了投資者在更大范圍內配置資產的需求。
盡管當前美元理財收益表現尚佳,但受外匯波動等因素影響,部分專家提醒,其下半年的規模增長與收益水平或面臨壓力,投資者需警惕相關風險,理性評估自身風險偏好。
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田利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元理財規模短期增長動能將趨緩。一方面,人民幣二季度升值幅度超預期,疊加關稅政策升級及市場結匯需求上升,會直接抑制美元理財產品的銷售熱度;另一方面,若美聯儲于9月份啟動降息,美元資產收益率將承壓下行,加之匯率波動風險加劇,雙重因素會侵蝕實際收益,進一步制約規模擴張。
從收益率來看,美元理財收益長期將呈下行趨勢。田利輝認為,短期內(3個月—6個月)收益率或維持在4%以上,但中長期將隨美國利率下行逐步回落。投資者需警惕三重風險:首先是美聯儲提前降息壓縮資產收益空間;其次是人民幣升值可能抵消理財回報;再者是封閉式產品存在流動性風險,提前贖回可能產生折價。
對于投資者而言,田利輝建議,美元理財更適合有跨境支付需求或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群體。配置時可優先選擇R1級低風險產品,通過分散投資于美元存款、債券及黃金等資產,規避單一匯率波動風險;短期產品更易應對利率政策變化,同時可利用“目標盈”機制鎖定收益。此外,還需警惕“高收益陷阱”,理性評估自身風險偏好,避免盲目追逐短期高息。
(編輯 孫倩)
23:38 | 越過“四重門” 人形機器人產業加... |
23:38 | 科創債新規落地滿三個月:一二級市... |
23:38 | 兩融余額突破2萬億元關口 創十年新... |
23:38 | 券商投顧要全方位提升執業能力 |
23:38 | 年內A股公司披露431單回購計劃 注... |
23:38 | 7月份全球制造業PMI為49.3% |
23:38 | 標準化引領高質量發展 |
23:38 | “中國游”“中國購”持續升溫 旅... |
23:38 | 錨定2027年核心產業規模突破500億... |
23:38 | AI人才爭奪戰愈演愈烈 上市公司開... |
23:38 | 技術突破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類腦智... |
23:38 | 第四十一期:投資者如何選擇合適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