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潔
近日,農業銀行副行長張旭光接受了《證券日報》記者專訪,詳解該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積累的經驗,以及對于未來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效能的思考。
談及過去十年的穩健前行,張旭光表示:“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農業銀行堅持發揮大行責任和自身優勢,為共建‘一帶一路’貢獻金融力量。2013年以來,農業銀行累計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相關項目、貿易融資、中資企業設備出口等提供信用支持超過1萬億美元。”
萬丈高樓平地起,一磚一瓦皆根基。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農業銀行圍繞完善支持機制、豐富產品服務、搭建金融合作平臺等方面付出了諸多努力。
“農業銀行以農業、基礎設施、能源資源、經貿合作等作為金融支持‘一帶一路’重點領域,先后出臺加強境內外聯動支持‘一帶一路’項目等系列支持措施,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金融服務機制。同時,持續建立完善‘走出去’產品體系,打造了‘農銀跨境+’產品品牌,推出7大類80余種產品,滿足企業各類‘走出去’融資融信需求。此外,2017年參與發起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加強與亞洲金融同業交流,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張旭光表示。
農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產業,也是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經貿合作的重要對接領域之一。農業銀行堅守“三農”定位,在服務“一帶一路”過程中,助力農業合作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高效協同的國際綠色金融生態,積極推動人民幣跨境使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今年前三季度,農業銀行為企業農產品國際貿易提供國際結算服務超840億美元,發放國際貿易融資超600億元,同比增速均超過40%。”張旭光表示,下一步,農業銀行將堅持商業可持續原則,充分發揮服務“三農”專業優勢,加力服務“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擇優介入“一帶一路”裝備出口、基礎設施建設、境外工程承包、國際產能合作等重點領域項目,重點支持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設備等綠色產業“走出去”。
回顧十年,落地生根,碩果累累;展望未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張旭光表示,當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濟金融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可采用多樣化的金融工具,提供因地制宜的金融支持。此外,目前共建“一帶一路”項目中,中國金融機構參與較多,國際性金融機構參與仍有提升空間。從融資模式來看,銀行貸款等間接融資方式占比較高,直接融資占比偏低,今后可進一步探索健全以多元化主體參與、多層次融資體系為特征的“一帶一路”金融服務體系。
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如何把握共建“一帶一路”所帶來的機遇、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是一道必答題。
張旭光認為,從商業銀行的角度,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配合提升金融支持“一帶一路”效能:一是緊跟優質企業“走出去”,推動本外幣一體化經營,提升自身跨境金融服務能力。二是持續深化與世界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多邊開發性機構合作,依托代理行網絡,共同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金融支持。三是在政府部門和監管機構指導下,積極參與規則與標準制定,推動中國規則、規制、標準走向世界。
21:57 | 華爾泰: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 |
21:57 | 可立克: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 |
21:57 | 國光股份:2025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 |
21:57 | 煌上煌:2025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 |
21:57 | 霸王茶姬向“高溫工作者”發放茶飲... |
21:51 | 麗江股份:2025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 |
21:46 | 光電股份:擬使用不超過10億元閑置... |
21:46 | 南亞新材: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 |
21:46 | 軍信股份:關于使用閑置自有資金進... |
21:46 | 正海磁材:使用不超過4億元閑置募... |
21:35 | 中寵股份:關于“中寵轉2”轉股價... |
21:35 | 龍源電力:7月發電量數據公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