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歆
8月24日晚間,中信銀行公布了半年度業績報告。上半年,中信銀行實現凈利潤240.11億元,同比增長1.74%;資產總額為56512.16億元,較上年末下降4.72%。中信銀行董事長李慶萍在致辭中表示,今年該行加快“輕資本、輕資產、輕成本”經營轉型,就是為了實現由“速度型效益”向“質量型效益”的轉變,通過主動“縮表”,有效控制了該行總資產和風險加權資產規模。中報顯示,上半年,中信銀行ROE和ROA分別回升至13.76%和0.84%,與上年相比分別提升了1.18個百分點和0.08個百分點,提升了股東價值回報。
中報顯示,上半年,中信銀行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以效益為中心,實現歸屬本行股東的凈利潤240.11億元,撥備前利潤555.30億元;實現營業收入765.80億元,同比下降2.08%;其中實現非利息凈收入270.86億元,同比增長9.35%。
中信銀行主動調整業務增速,持續壓縮資產規模,放緩資本消耗速度。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1.76%,一級資本充足率9.60%,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61%,各級資本充足率均達到監管要求。
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中信銀行資產質量總體可控。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集團不良貸款余額511.1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23%;不良貸款率1.65%,比上年末下降0.04個百分點。
上半年,中信銀行結合監管導向,積極支持實體經濟,在確保信貸資產投放保持增長的同時,主動壓縮同業類資產和高資本占用的表外業務,應收款項類投資總額比上年末下降18.66%,承兌匯票規模比上年末下降22.51%。
報告期內,中信銀行集團新增貸款2131.68億元,其中個人貸款占比82.42%,個人貸款余額占比進一步提升至36.63%。對公信貸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大健康、大文化、大環保”,“高科技、高端制造業、高品質服務和消費業”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的“三大、三高、三新”行業貸款保持增長,產能過剩行業信貸規模持續壓縮,行業信貸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上半年,中信銀行以公司銀行為轉型支撐點,依托傳統業務優勢,重點構建“大資管+大交易”雙輪驅動的產品服務體系,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
此外,中信銀行依托中信集團金融與實業并舉的獨特競爭優勢,報告期內,該行境內分行與信銀國際、信銀投資共達成合作項目56個,合作規模為1980.05億元。
00:11 | 二季度百度AI新業務收入首次超100... |
00:11 | 牧原股份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大增11.7... |
00:11 | 友發集團“出海”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
00:11 | 平高電氣上半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
00:11 | 快遞行業加速從“價格戰”走向“價... |
00:11 | 市值超4000億港元 泡泡瑪特開啟“... |
00:11 | 政策引領醫療器械企業聚焦高端創新 |
00:11 | 物管行業中報:減值壓力降低致業績... |
00:11 | 光伏產業“反內卷”初見成效 |
00:11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00:11 | 盤古智能:勇當風電“動力守護者” |
00:11 | 券商加注私募子公司發力“投早、投...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