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袁元
8月20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2年夏季峰會在北京舉行,中信建投總經理李格平從券商的角度就財富管理行業現在轉型的痛點分享了觀點。
李格平認為,財富管理行業轉型的痛點有三個,一是資管新規實施之后,剛性兌付的預期被打破了,但是投資者這么多年都是買這些保本的剛性兌付產品,預期的轉換需要時間來銜接。二是基金很掙錢,但是基民不掙錢。一些優秀的基金,從成立到現在的凈值圖來看,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曲線,但是在這個基金上真正掙錢的投資者數量很少。三是缺乏多層次的金融產品,金融產品的豐富度還是很有限的。
從資產端來講,怎么樣去構建針對不同群體的多層次產品體系?一個方面是要明確產品的定位,要完善產品的體系,還有一個就是重視客戶的需求。
一些公募基金在運作過程中間,基本上跟它原來的招募說明書里面的風格差異很大,這是對投資者不負責任的表現。因為投資者要構建一個組合,基金產品的特征應該是非常清晰才對,所以規模導向性的產品是要挖掘一些具有資產配置需求的客戶。業績導向性的是需要尋求一些與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投資者,這是一個明確產品的方向。
在新的財富管理轉型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加重視對客戶需求的把握。“千人、千面、千時”,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點,在人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可能配置的產品特征是不一樣的,需要我們更精細化地對產品做打磨。
那么從財富端來講,最主要的就是要踐行以客戶為中心的買方投顧模式。要從產品的銷售中心轉變為以客戶服務為中心。證監會現在公開推出來基金投顧正規地推行買方投顧,通過這種方式就讓投資顧問、理財顧問和買方的利益以及投資者的利益一致了。從這個意義上講,是需要大力發展這一塊的。
李格平表示,中信建投證券是首批獲得基金投顧資格的券商,因此也在這方面積極地做了一些探索。
在對眾多的客戶進行個性化的服務時,就必須要依賴金融科技的支持。通過建立數字化的運營體系,通過對數字資產的沉淀來實現數字化的轉型,這樣一個方式最終使我們的服務能力提升,就是我們想做的事能夠實現。過去對很多客戶既收集不到他的信息,也無法跟他觸達和進行個性化的一對一交流。現在借助于金融科技,這些東西都會有一個很大的變化。
中信建投證券在財富管理方面,買方投顧能力的培育、體系搭建初見成效,我們有一個很好的“優問”體系,它能夠調動整個公司投顧的力量為投資者提供比較好的服務。在資產管理端,圍繞著不同類型的客戶,同業的資金、機構的資產和個人的理財,會有不同類型的一些產品。
(編輯 張鈺鵬)
00:17 | 騰訊全生態加速融入AI |
00:17 | 贛鋒鋰業整合海外三塊鋰鹽湖項目 |
00:17 | 兗礦能源上半年增產降本顯經營韌性 |
00:17 | 江蘇索普擬定增募資不超15億元擴產 |
00:17 | 國盾量子上半年量子計算業務收入同... |
00:17 | 部分中小房企并購科技資產謀轉型 |
00:17 | 上市公司搶抓大型儲能需求增長機遇 |
00:17 | 鋰行業加速推進“反內卷”行動 |
00:17 | 多家養殖上市公司前7個月出欄總量... |
00:17 | 均普智能逐浪具身智能藍海 |
00:12 | 多只公募基金產品增設代銷機構 |
00:12 | 第四十二期:實現ETF收益增強的辦...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