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瀟
“物業管理行業是比較優質的輕資產市場,我們會持續關注各種優質發展機會,也會通過核心城市的選擇,聚焦自身能力的建設,選擇有利于股東,有利于業主,且符合國家物業服務加生活服務多元化融合的發展方向。”8月21日,越秀服務非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江國雄在業績發布會上向《證券日報》等媒體表示。
同日,越秀服務披露的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在行業回歸理性增長的大環境下,越秀服務交出一份具有韌性的“答卷”。公司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9.62億元,股東應占盈利2.40億元,賬面現金及定期存款47.91億元。
業務底盤牢固
支撐公司整體業績穩健表現的主要因素,是核心的基礎物業管理業務收入的持續增長。2025年上半年,越秀服務基礎物業管理收入實現7.16億元,同比增長19.2%,連續四年增速近20%,成為穿越行業周期的關鍵支撐。
規模擴張方面,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越秀服務合約面積達9245萬平方米,在管面積超7231萬平方米,較2024年末分別增長4.2%和4.3%。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管面積中91%位于一二線核心城市,平均物業管理單價約2.8元/平方米,處于行業中高水平。
越秀服務管理層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2025年上半年,越秀服務新增合約面積596萬平方米,成功中標港航大廈、國家管網集團華南公司、廣州民俗博物館等代表項目,并與多家央企國企大客戶建立了友好聯系,公司主要圍繞資信優、支付能力強、戰略匹配高的賽道展開,提升評審標準,強化風險管控,尋找優質項目與標的。
江國雄表示,公司在住宅業務之外,已成立非住宅業務中心,重點聚焦企業總部、高校及大客戶園區等優質細分賽道。同時,公司通過智能化升級與樓宇科技及物聯網(IoT)應用的深化,提升在市場拓展中的服務能力,更好地為業主提供高品質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市場上對于物業服務“質價相符”的討論逐漸增多。在業績會上,越秀服務管理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始終堅持交付高品質服務,并在2025年上半年開展了一系列業務迭代與升級:在基礎作業方面,公司大力推動人機結合作業模式,以保障服務輸出的穩定性和一致性;在綠化管理上,積極打造集約化、標準化和專業化的作業體系。在客戶溝通層面,公司引入智慧工單、智慧通行等數字化工具,提升業主在報修、通行及園區設施設備使用等方面的便利性,通過科技賦能增強客戶體驗。
并購從審慎到積極
在現金流方面,越秀服務在手資金充足。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越秀服務賬面現金及定期存款為47.91億元,較2024年末再增8900萬元。
中物智庫統計顯示,59家上市物企2024年現金總額同比下降6.59%,行業中位數僅7.13億元,越秀服務現金規模約為中位數的6.7倍,穩居上市物企“現金第一梯隊”。
充足的現金流亦帶來持續的股東回報,在業績會上,越秀服務宣布維持50%的高派息率,彰顯對未來現金流的信心。
與此同時,越秀服務對并購的態度也從過去的審慎變為積極。越秀服務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王建輝向《證券日報》等媒體表示:“我們在手現金非常充足,上市募集資金中也有5億元可以用于收并購。未來如果有機會,我們會積極地跟進。”
“在今年的上半年,我們在積極留意市場上新出來的機會,但去年我們還是相對審慎的原則。”王建輝表示,未來將重點聚焦與公司協同效益較高、經營質量和可持續性良好、財務規范且估值合理的同業企業,以及上下游相關機會,包括智能家居、充電樁、能源管理等領域,并已開展積極接觸。這些方向均為公司看好的戰略賽道。
展望未來,江國雄表示,當前市場環境對物管行業在服務品質和經營質量上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將不斷提升基礎服務能力、增加區域深耕耐力、挖掘增值賽道潛力、強化市場綜合競爭力,以堅守長期主義的理念和原則,持續穿越市場周期。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越秀服務通過深化一二線核心城市布局、提升基礎服務能力以及推進數智化升級,有效提高了服務力,在當前行業回歸理性增長的大環境下,有助于企業保持穩健增長。
(編輯 上官夢露)
16:10 | 磨鐵集團蟬聯2025上半年圖書公司(... |
15:42 | 李寧公司上半年營收148.2億元 跑步... |
15:40 | 叮咚買菜第二季度營收59.8億元 GAA... |
15:39 | 積極布局海外市場 三鑫醫療核心業... |
14:21 | 眾鑫股份:關于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 |
14:21 | 中油資本: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 |
14:21 | 中糧科技:關于補選公司第九屆董事... |
14:21 | 中恒集團:關于控股子公司為其全資... |
14:21 | 中國電研:關于使用部分暫時閑置募... |
14:21 | 新華都:關于完成工商變更登記的公... |
14:21 | 五洋自控:關于受讓產業基金交易進... |
14:21 | 萬潤股份:關于聘任公司證券事務代...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