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力電器”)的門店轉型升級按下加速鍵。日前,格力“董明珠健康家”內蒙古首店在包頭正式開業。業內人士認為,“董明珠健康家”內蒙古首店開業,是格力電器拓展西北市場的戰略落子。
自格力電器宣布門店升級計劃以來,“董明珠健康家”門店發展勢頭迅猛。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份,“董明珠健康家”全國門店數量已經超過600家,其中旗艦店超300家,占比超50%。而格力電器的目標遠不止于此,公司計劃2025年完成3000家門店改造。
“格力電器門店改造升級,是中國家電行業渠道變革的一個縮影。在電商沖擊、消費升級的雙重背景下,格力電器以新門店品牌通過‘場景替代產品、生態替代行業’的轉型路徑,重構家電零售價值鏈。這一大膽嘗試不僅關乎格力自身能否突破傳統印象,更可能為家電行業在存量競爭環境下轉型升級摸索出新路徑。”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秘書長張劍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渠道變革加速實質性落地
8月5日,伴隨著9款健康家電新品的集中亮相,格力電器宣布全新戰略品牌“董明珠健康家”布局再獲新進展,內蒙古首家店落地包頭,加速從“空調巨頭”向“健康生活服務商”轉型。
有消費者表示,走進這家內蒙古首店,他感受到的已不再是傳統家電賣場冰冷的貨架陳列,而是被設計的客廳、茶室、書房等生活場景所包圍。
“這種‘去賣場化’的設計理念,是格力電器渠道變革的核心所在,實現了從品類分割到場景融合的轉變。包頭‘董明珠健康家’門店的開業,意味著格力電器渠道變革已經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張劍鋒說。
與此同時,格力電器著眼于長遠布局,在健康家電、全屋智能領域搶跑。此次,公司包頭新店也在健康家電領域重點進行了展示。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表示:“在健康家里,每個區域都在回應當下消費者的需求。讓健康不再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體驗。”
健康消費的升級需要“生態響應”,格力電器也借此布局重塑門店業態。《2025中國家電健康趨勢白皮書》顯示,83%消費者愿為健康技術支付溢價,但單一產品已難以滿足需求。
廣州粵成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創始人洪仕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格力電器通過“空氣-用水-洗護-膳食”的全場景覆蓋,精準擊中了“健康生活一站購”的痛點,并將AI體系引入門店,擴張多元業態,這種生態思維對行業競爭規則有著較大的參考性。
值得一提的是,“董明珠健康家”包頭店作為格力電器布局西北市場的重要節點,其選址和開業過程也體現了當地對首店經濟的重視。洪仕斌認為,此次企業新型門店落子過程中相關高效的政企協作模式,為格力電器在西北市場的拓展提供有力保障,也為其他家電企業渠道下沉提供了參考。
張劍鋒認為,“董明珠健康家”的大規模推廣,不僅是一次企業級的渠道轉型嘗試,也是家電企業在數字化時代渠道變革的有力探索。從包頭首店開業這一“點”,到全國3000家門店改造的“面”,再到行業生態重構的“體”,這場變革的影響正在層層擴散,其未來發展路徑也愈發清晰。
行業破局關鍵何在
放眼整個家電行業,格力電器的渠道變革并非孤例。華為、小米等品牌都在綜合智能門店上加速探索。不同的是,格力電器選擇將董明珠個人IP與健康生活理念深度綁定,形成了獨特的品牌識別度。
對于新門店的改造,格力電器市場總監朱磊表示:“選擇以‘董明珠健康家’作為終端門店來推,不是把格力電器和個人綁定在一起,是希望把‘董明珠’三個字帶來巨大流量轉化成社會對格力全系健康家電的關注度。”
這背后是家電行業的渠道變革正經歷從單一銷售終端向全場景體驗服務的轉型,頭部企業通過差異化策略重塑門店業態,推動行業從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
從布局方向來看,企業以AI全生態布局在一二線城市搶占流量入口之外,也在通過高密度門店逐步覆蓋下沉市場,并探索即時配送服務。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劉興亮認為,家電門店的業態升級本質是“體驗經濟”的落地,未來競爭將圍繞技術深度、服務響應與生態整合展開,而差異化定位將成為破局關鍵。
(編輯 孫倩)
21:57 | 華爾泰: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 |
21:57 | 可立克: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 |
21:57 | 國光股份:2025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 |
21:57 | 煌上煌:2025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 |
21:57 | 霸王茶姬向“高溫工作者”發放茶飲... |
21:51 | 麗江股份:2025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 |
21:46 | 光電股份:擬使用不超過10億元閑置... |
21:46 | 南亞新材: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 |
21:46 | 軍信股份:關于使用閑置自有資金進... |
21:46 | 正海磁材:使用不超過4億元閑置募... |
21:35 | 中寵股份:關于“中寵轉2”轉股價... |
21:35 | 龍源電力:7月發電量數據公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