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衍菘
近期,A股市場持續(xù)活躍,滬指圍繞3500點震蕩,而債市則面臨部分機構資金的撤離壓力。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7月13日,7月份以來已有15只債券型基金發(fā)生大額贖回,相關公募機構先后公告稱,提升基金份額凈值精度至小數點后八位。股債市場間呈現出新一輪資金再配置的趨勢。
多只債基面臨贖回壓力
7月11日,大成基金公告稱,旗下大成中債3—5年國開債指數D于7月10日發(fā)生大額贖回,為確保基金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額凈值的小數點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響,決定自7月10日起提高該基金份額凈值精度至小數點后八位。
除此之外,7月份以來還有匯安基金、信達澳亞基金、長城基金等12家基金管理人旗下14只債基,同樣因遭遇大額贖回將凈值計算精度提升至后八位。這些產品涵蓋純債型基金、定期開放型債基等多種細分類型。
在持有構成上,上述15只遭遇大額贖回的債基中,有13只產品的機構投資者持有占比指標超過97.8%。隨著市場風險偏好提升,上述債基過高的單一機構投資者持有占比,將導致其面臨較大的贖回壓力。業(yè)內人士表示,這一操作旨在避免贖回沖擊對剩余持有人利益造成影響。
事實上,除債券型基金外,同一種投資類型的基金批量遭遇大額贖回現象并不常見。7月份以來,公告大額贖回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均僅有1只。
“此次出現批量大額贖回的原因,或主要緣于機構客戶風險偏好提升。”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陳宇恒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
從市場表現來看,7月份以來,A股主要指數回升向好,滬指站上3500點,截至7月11日收盤報3510.18點,月內累計漲1.91%。陳宇恒表示,隨著A股市場賺錢效應顯現,保險資金、銀行理財子公司及財務公司等機構投資者開始將資金從債基轉移至權益市場,尤其是科技成長股及高股息資產。
精準反映基金資產價值
面臨巨額贖回壓力,基金公司因此提升相關基金凈值精度。“基金公司提升基金凈值精度主要是為了更準確地反映基金的資產價值,尤其是在大額贖回后,避免凈值計算誤差對持有人權益造成較大影響。”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吳粵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不過,吳粵寧也提醒,凈值精度的提升并不能完全消除贖回沖擊,因為贖回沖擊更多與基金流動性管理、資產變現能力及市場環(huán)境等因素相關,而不僅僅是凈值計算的精度問題。
多位業(yè)內人士表示,此輪多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本質是風險偏好修復下的短期行為。從長期看,債基仍具備配置價值。
“機構資金的‘蹺蹺板’不會單向傾斜。”陳宇恒認為,若A股后續(xù)出現回調,或債市收益率回升,資金可能重新回流債基。
對于普通投資者,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公募產品運營曾方芳對記者表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評估債基的流動性風險:第一,關注基金的持有人結構,如果機構投資者占比過高,一旦出現單一大額贖回,就可能觸發(fā)流動性危機;第二,關注基金的定期報告,如果歷史上出現過份額驟增或驟減的情況,例如季度變動超過30%,說明資金穩(wěn)定性較差;第三,基金的持倉情況也值得關注,需要了解基金主要投資的債券類型,國債和金融債的流動性較好,而部分企業(yè)債或低評級債券的流動性可能較差。如果前五大債券持倉占比過高,或者單一債券規(guī)模過大,基金可能難以快速賣出,從而造成流動性風險。
曾方芳補充表示:“基金條款及管理人的主動管理能力也值得關注。如果基金有單日申購限額條款,這可以防止大額資金短期進出沖擊投資策略,如果限額過低,也可能暴露基金流動性儲備不足的問題。另外,投資者需要了解基金管理人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流動性風險管理機制,以及在過往市場波動中的應對表現等。”
2025陸家嘴論壇6月18日正式啟幕……[詳情]
21:57 | 華爾泰:2025年上半年營業(yè)收入同比... |
21:57 | 可立克: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 |
21:57 | 國光股份:2025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 |
21:57 | 煌上煌:2025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 |
21:57 | 霸王茶姬向“高溫工作者”發(fā)放茶飲... |
21:51 | 麗江股份:2025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 |
21:46 | 光電股份:擬使用不超過10億元閑置... |
21:46 | 南亞新材: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yè)收... |
21:46 | 軍信股份:關于使用閑置自有資金進... |
21:46 | 正海磁材:使用不超過4億元閑置募... |
21:35 | 中寵股份:關于“中寵轉2”轉股價... |
21:35 | 龍源電力:7月發(fā)電量數據公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