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萌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會議強調,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幫助受沖擊較大的外貿企業,強化融資支持,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優化出口退稅政策,高水平建設自貿試驗區等開放平臺。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陳建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會議部署,是在復雜外部環境下,為確保經濟安全與發展動能而采取的戰略性與基礎性并舉的政策組合。其中,“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凸顯了經濟安全在國家戰略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水平建設開放平臺”旨在以制度型開放引領更高層次的資源配置與國際合作,為長期發展注入動能、增添活力。
支持外貿企業渡過難關
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在復雜環境下頂住壓力、保持動力、展現活力,實現三個“首次”: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突破13萬億元;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62.8萬家,歷史同期首次突破60萬家;民營企業進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突破12萬億元,增速較全國整體高了4.4個百分點。
這三個“首次”的突破,既彰顯了我國外貿在逆風中砥礪前行的韌性,更折射出以創新破局、以開放拓疆的魄力。但也要看到,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仍在增加,下半年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仍需政策的持續支持。
“當前,外貿企業受國際市場需求萎縮、貿易摩擦、匯率波動等因素影響,造成經營壓力增大、資金周轉困難等問題;同時,企業在內外貿市場轉換時,仍面臨經營模式、市場渠道、標準認證等方面的差異與障礙。”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宋思源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記者表示,相比于今年4月2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著眼“加大服務業開放試點政策力度”“加強對企業‘走出去’的服務”等長期性工作,此次會議更加強調在短期內“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此次會議主要從加大金融支持、出口轉內銷、優化出口退稅政策等三個維度支持外貿企業渡過難關。”宋思源進一步表示,幫助受沖擊較大的外貿企業,強化融資支持,一方面有助于企業組織生產、拓展市場、穩定生產經營;另一方面有助于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是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關鍵舉措,旨在增強中國經濟應對外部需求波動的韌性與自主性,這將增強外貿企業的經營韌性,分散市場風險。優化出口退稅政策能夠簡化退稅流程、縮短退稅周期,提高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同時,穩定透明的退稅政策能夠提升政策的可預期性,增強企業投資信心,促進外貿穩增長。
加快高水平對外開放
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下,要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7月18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合作共贏局面持續拓展。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條目持續縮減,制造業領域準入限制已全部“清零”,增值電信、生物技術等服務業領域開放試點有序開展。22個自貿試驗區有效發揮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作用,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開展先行先試。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單邊開放,給予最不發達國家、非洲建交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
受訪專家表示,繼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后,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并明確“高水平建設自貿試驗區等開放平臺”,釋放出更大力度穩外貿外資的信號。
陳建偉表示,措辭的微妙變化傳遞出中央以更大力度確保外貿外資基本盤穩定的政策決心,明確了對外開放作為中國基本國策的長期性、穩定性與可預期性,針對當前全球保護主義抬頭和“脫鉤斷鏈”雜音,向國際社會宣示中國持續開放的確定性。
今年4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的意見》提出,要增強對外貿易綜合競爭力,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增強服務貿易發展活力,支持數字貿易創新發展。
宋思源認為,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高水平建設自貿試驗區等開放平臺”和“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一脈相承,預計更多支持自貿試驗區開放的政策有望出臺。
“比如,在貿易監管、金融開放、投資便利化等領域推出更具突破性的政策措施,打破體制機制障礙,激發產業創新活力;加大對新興產業的培育和支持力度,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通過建立跨區域的合作機制和平臺,加強與周邊地區的協同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建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合作機制,積極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等。”宋思源說。
溫彬表示,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將正式啟動,標志著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重要舉措落地。封關后海南將成為連接國際與內地的“超級樞紐”,與上海自貿試驗區在制度定位、開放領域與功能導向上形成優勢互補。
21:57 | 華爾泰: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 |
21:57 | 可立克: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 |
21:57 | 國光股份:2025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 |
21:57 | 煌上煌:2025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 |
21:57 | 霸王茶姬向“高溫工作者”發放茶飲... |
21:51 | 麗江股份:2025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 |
21:46 | 光電股份:擬使用不超過10億元閑置... |
21:46 | 南亞新材: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 |
21:46 | 軍信股份:關于使用閑置自有資金進... |
21:46 | 正海磁材:使用不超過4億元閑置募... |
21:35 | 中寵股份:關于“中寵轉2”轉股價... |
21:35 | 龍源電力:7月發電量數據公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