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寇佳麗
8月1日,自然資源部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海洋經濟運行情況。
自然資源部發布消息顯示,上半年,沿海地方和涉海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我國海洋經濟頂住壓力、穩中向好,呈現總量穩步增長、結構持續優化、動能加快轉換的良好局面。
據自然資源部統計,初步核算,上半年海洋生產總值5.1萬億元,同比增長5.8%。
具體來看,海洋傳統產業發展穩中向好。我國船舶企業生產效率不斷提升,上半年海船完工量同比增長4.7%。船舶行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數字化檢驗、噴漆機器人等智能化技術賦能船舶建造,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政策利好、供給優化和出游意愿上漲等因素助力海洋旅游市場持續升溫,我國海洋旅游業實現增加值7718億元,同比增長8.0%。
海洋新興產業聚能起勢。海工裝備建造市場回暖復蘇,克拉克森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海工裝備建造市場三大指標繼續位居世界第一,新接訂單金額、交付訂單金額、手持訂單金額分別占國際市場份額的64.6%、43.3%和62.6%。
海洋空間資源和能源供給水平持續提高。上半年,全國新增批準用海用島面積16.7萬公頃,同比增長25.2%,項目涉及投資額超5000億元,有效保障重大項目用海用島需求。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利用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億噸級油田群墾利10-2開發項目一期中心處理平臺完成浮托安裝、文昌16-2油田開發項目新建導管架平臺完成安裝,為油氣田按期投產打下堅實基礎。
海洋對外貿易總體平穩。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海洋對外貿易頂住壓力持續增長,展現出較強韌性。上半年海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1%,高于一季度1.0個百分點,海運貿易逐步向好。高端、智能、綠色涉海產品競爭優勢持續顯現,成為出口的重要增長點。上半年,船舶和風力發電機組及零件出口增勢較好,同比分別增長20.0%和13.7%。
智慧綠色港口建設加速推進。我國已建成自動化集裝箱碼頭23座、自動化干散貨碼頭29座,5G無人駕駛集卡等智能技術實現規模化應用。大型抵港船舶“零待時”作業技術實現階段性突破,“沿海大型港口群航道設施智能化關鍵技術”在天津港航道完成20萬噸級和30萬噸級實船驗證。浙江寧波舟山港梅山低碳碼頭全面建成投用,累計發電超4000萬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2.4萬噸。寧波舟山港、上海港等11個國際樞紐港集裝箱水平運輸設備清潔化比例已超過60%,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深化。
21:57 | 華爾泰: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 |
21:57 | 可立克: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 |
21:57 | 國光股份:2025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 |
21:57 | 煌上煌:2025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 |
21:57 | 霸王茶姬向“高溫工作者”發放茶飲... |
21:51 | 麗江股份:2025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 |
21:46 | 光電股份:擬使用不超過10億元閑置... |
21:46 | 南亞新材: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 |
21:46 | 軍信股份:關于使用閑置自有資金進... |
21:46 | 正海磁材:使用不超過4億元閑置募... |
21:35 | 中寵股份:關于“中寵轉2”轉股價... |
21:35 | 龍源電力:7月發電量數據公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