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萬億的新增貸款、4.64萬億的社會融資增量規模,昨日公布的1月金融和社融數據讓市場為之一驚。盡管此前市場早已預期1月新增貸款和社融規模將創歷史新高,但實際數據規模仍遠超市場預期。
從貸款和社融的細項看,可謂數據全面回暖。這其中既有年初銀行信貸“早投放早受益”的季節性因素,也有前期寬信用政策密集落地后效果逐漸顯現的作用。也因此,不少市場分析人士認為,1月天量數據預示著信用寬松周期的開啟,尤其是社融存量增速將迎拐點,實現止跌企穩。
從新增信貸的結構看,天量新增貸款的主力依舊是票據融資和短期貸款,這也受到了來自市場的質疑。尤其是票據融資規模自2018年4月以來就持續大增,不少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票據融資常常被銀行作為信貸規模的“調節器”,其持續大規模增長并不能反映出真正的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反而說明銀行的風險偏好較低,用票據沖貸款規模進行套利。
不可否認,3.23萬億的新增貸款規模中,肯定有一部分是靠票據融資和短期貸款來沖規模,但這并不足以全盤否定新增貸款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一方面,票據融資雖有時會被銀行拿來沖貸款規模套利,但使用票據融資較多的主體是中小微企業,票據融資的高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是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的反映。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使用票據融資的企業中,中小微企業的占比超過六成。目前,大量企業通過簽發和轉讓票據解決賬款拖欠和資金周轉問題,已簽發的銀行承兌匯票中,中小微企業的比重為62%。
另一方面,1月新增貸款數據中,有一個重要指標出現轉好跡象。當月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加1.4萬億元,是2018年8月以來首次出現同比多增。企業部門中長期貸款一向被看作是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的一大風向標,這一類貸款維持高增長,對經濟穩增長有著重要作用。根據央行公布的中長期貸款實際投向看,工業中長期貸款平穩增長;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明顯加速增長,其中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繼續高位加速增長;不含房地產業的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增速回升。這些情況均說明企業貸款結構在優化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經濟結構調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
總體看,1月天量信貸社融數據反映出,信用寬松周期開啟,寬信用效果逐漸顯現,這將對托底經濟增速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再考慮到當前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外圍不確定性出現緩和跡象等因素,我們并無必要對經濟過度悲觀。
23:54 | 政策加碼氫能全產業鏈加速崛起 |
23:54 | 零跑汽車首次實現半年度盈利 |
23:54 | 從流量補貼到AI賦能 汽車之家雙輪... |
23:54 | 斗魚第二季度實現扭虧為盈 |
23:54 | 特步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21.5% |
23:54 | 商業航天領域將培育出多個千億元級... |
23:54 | AI浪潮下電力變壓器供不應求 |
23:54 | 華為重奪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第一 |
23:54 | 上市公司搶抓液冷服務器市場發展機... |
23:54 | 白酒企業瞄準光瓶酒賽道 光瓶酒202... |
23:54 | 胖東來等商超發力自有品牌謀突圍 |
23:54 | 中小公募機構頻頻增資蓄力謀破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