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釗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5月6日,發布2024年度報告的5403家A股上市公司中,已有5087家披露研發支出數據,總額達18684.22億元,同比增長2.35%,平均研發支出為3.67億元。其中,2913家企業去年研發支出實現正增長,260家研發支出同比增長超50%。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當前市場背景下,上市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具有積極意義,有助于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加大研發投入不僅是企業應對不確定性、提升競爭力的必然路徑,更是推動中國經濟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轉型的關鍵驅動力。
2024年,制造業上市公司以8626.30億元的研發支出占已披露上市公司研發總支出的46.17%,較上年增長3.62%,持續鞏固其作為技術創新主戰場的地位。計算機通信設備、汽車制造、電氣機械三大領域研發支出占制造業研發總支出超五成。
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以541.61億元研發支出登頂,其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等新技術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向全球價值鏈上游攀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在電池材料、光伏組件等領域的持續投入,使中國在新能源賽道形成從材料到終端的完整創新鏈條。這種“雁陣效應”加速突破“卡脖子”技術,顯著降低高新技術制造環節對外依賴。
在專用設備制造業,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研發支出突破百億元,推動工程機械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
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工業軟件企業打造的PaaS平臺、BIM系統等,正在重塑建筑設計、智能制造等傳統行業模式。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軟件業研發強度(研發支出/營業收入)遠超A股上市公司平均水平,這也印證了數字經濟對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催生作用。
在生物醫藥行業中,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發投入達82.28億元,創歷史新高,百濟神州有限公司以141.40億元投入穩居創新藥企研發榜首。
值得注意的是,研發支出TOP20上市公司的地域分布呈現“京粵滬”三極格局:北京憑借13家企業占據絕對優勢,廣東依托比亞迪、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等制造龍頭形成產業創新走廊,上海則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領域形成集聚效應。這種空間布局與國家“十四五”規劃中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形成共振。
北京博星證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長兼首席投資顧問邢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研發支出的增加將幫助企業開發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從而提升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特別是在高科技領域,技術優勢可以轉化為市場優勢和利潤優勢。通過技術創新,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全球經濟環境復雜多變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市場挑戰和不確定性。通過不斷創新,企業可以尋找新的增長點和機會,保持競爭優勢。”
15:44 | 數字華夏攜眾產品亮相2025世界機器... |
15:42 | 中原高速今年上半年營收凈利潤雙增... |
11:22 | 誠志股份“一體兩翼”戰略縱深推進... |
11:21 | 啟迪藥業控制權將變更 湖南賽樂仙... |
11:20 | 2024年年報遲遲未發,這家公司擬主... |
11:09 | 全球首個30MW級純氫燃機示范項目正... |
10:18 | 三一能源裝備首套油田專用移動儲能... |
10:02 | 際華集團被證監會立案 涉嫌信披違... |
10:00 | 7月份物價數據發布!金飾品價格同... |
09:27 | 吉利銀河A7正式上市 攜多項技術成... |
09:26 | 安徽造大型模塊化商用無人機首飛成... |
09:25 | 宜搜科技戰略投資正大集團旗下Ligh...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