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低迷之際,一個個昔日的白馬股業績突然變臉,讓投資者宛如踏入了雷區。近日,一直被市場稱為“化工白馬股”的萬華化學(600309)也出現了凈利潤幾乎被腰斬的現象。萬華化學對此解釋稱,業績下滑受全球經濟發展增速放緩、主產品價格下滑以及出口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主要產品MDI、石化產品價格下降外,公司的主要原材料純苯、煤炭、LPG等的成本也在下降。化工品價格下滑伴隨著油價水平再下臺階,產業鏈下游需求仍然羸弱。
凈利潤下滑近五成萬華化學中報“爆雷”
白馬股接連爆雷,這次輪到化工行業的上市公司。作為全球主要的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供應商之一,近年來“躺著賺錢”的萬華化學,在剛完成整體上市的2019年上半年,遭遇凈利潤幾近腰斬的尷尬。
8月21日,萬華化學發布的2019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除了總資產外,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均不同程度出現下滑,其中,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6.21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6.49%。2019年2月,萬華化學完成整體上市,這也是這位“優等生”整體上市后交出的首份半年成績單。
對于業績大幅下挫,萬華化學解釋道,這是因為“報告期內,受全球經濟發展增速放緩、主產品價格下滑以及出口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公司產品的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響。”盡管該公司“采取策略,積極應對新的市場形勢和挑戰,進行組織管理模式變革”,卻仍然沒能止住利潤被腰斬的尷尬局面。
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是異氰酸酯家庭的重要一員,是生產氨酯類產品的重要原料,被廣泛應用于PU類硬泡產品的生產制造,還應用于合成革、反應注射模塑以及汽車內部飾件等生產領域,其中PU原料使用量占MDI整個產量的80%左右。因其產品具有橡膠和塑料的綜合特性和優點,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高分子聚合原料之一。
MDI相對于TDI(甲苯二異氰酸酯)而言,MDI在應用性、穩定性和反應性上具有較大的優勢,在整個資本市場上消費比重逐年增加,平均以6%-8%的速度增加,全球以亞洲發展速度最快,亞洲以中國增長速度最快。
據化工人士介紹稱,MDI有著很高的技術門檻,是因為生產過程中需要涉及苯、硝基苯、氫氣、一氧化碳等幾十種氣體進行化學反應。這些氣體無法長距離運輸,只能在現場生成。所以生產MDI單一工廠無法實現,須“一串”工廠環環相扣。任何細小紕漏都會導致“一串”工廠全部停工。業界人士常感嘆,“一百個MDI工廠停工就有一百個原因”。
MDI“白菜價”部分化工品景氣度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發布半年報的同時,萬華化學還披露了2019年半年度主要經營數據公告,除了主要產品MDI、石化產品價格下降外,公司的主要原材料純苯、煤炭、LPG等的成本也在下降。
根據市場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MDI的價格相比2018年大幅度下滑,純MDI同比每噸下降五、六千元,聚合MDI的價格下降更大。以今年1月份為例,分銷的聚合MDI價格為12500元/噸,而去年同期為28800元/噸,下降了一半還要多。
實際上,部分化工產品價格下滑絕不僅MDI,也不僅萬華化學一家業績受影響。華魯恒升(600426)于8月7日發布2019年中報,公司2019H1實現營收70.8億元,同比增1.1%,凈利潤13.1億元,同比降22.1%。按照16.27億的最新股本計算,對應EPS為0.81元。其中Q2實現營收35.3億元,同比降0.7%,凈利潤6.7億元,同比降29.5%。
報告期內華魯恒升主營產品景氣度大多下滑,據百川資訊顯示,2019H1華東地區DMF、己二酸、醋酸、辛醇、乙二醇均價分別為0.48、0.82、0.29、0.77、0.48萬元、噸,同比分別變動-22.0%、-27.4%、-39.5%、-9.4%、-36.9%。
化工品企業經營業績出現明顯分化
事實上,化工品價格下滑伴隨著油價水平再下臺階,下游需求仍然羸弱。2019年以來,貿易不確定性的影響仍在持續,全球主要機構對經濟增長展望負面,紛紛下調預期,原油需求預計將受到壓制,油價中樞水平同比回落。另一方面,國內下游行業普遍需求羸弱,汽車、房地產、紡織服裝等行業發展乏善可陳,受需求不振、油價下跌以及2018年高基數的影響,2019年以來化工品價格走勢總體以下降為主。在券商重點監測的61種化工產品中,2019年以來價格同比下滑的有43種,占比高達70%。
另一個特點是,化工品企業經營業績出現明顯分化,六成公司業績預喜。截至2019年7月15日,化工行業共有152家公司發布2019年半年報業績預告。其中,91家公司業績預計將實現正增長,占比約為60%。業績預告增速上限超過30%的公司為64家,占比為42%。其中,苯乙烯、硝酸、純苯等子行業仍維持較高景氣狀態。
民生證券指出,當前,基礎化工行業景氣度高位回落,大宗化工品整體走弱,產品價格隨下游需求的疲軟及新增供給的釋放而出現下跌,短期來看,行業整體估值水平已反映了悲觀預期,多數化工品跌價空間較小。
長期來看,化工產業集中度不斷提升,企業和園區數量減少,資源向龍頭企業集中是大勢所趨,未來化工企業分化將加速、加劇,具有一體化優勢的龍頭企業最為受益。
12:15 | 創新轉型獲認可 復星醫藥成功發行1... |
11:20 | “牛市旗手”強勢拉升,1股已現3連... |
11:19 | 國家統計局解讀!核心CPI同比漲幅... |
11:02 | 湖南證監局走訪轄區文化傳媒行業上... |
10:39 | 通信、能源等領域收入快速增長 中... |
10:31 | 7月份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 |
09:54 | 數據港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09:54 | 達瑞電子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 |
09:53 | 比亞迪鄭州全地形賽車場開業 覆蓋... |
09:50 | 天安新材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6.5... |
09:50 | 儲能業務表現亮眼 三暉電氣上半年... |
09:48 | 受益于GLP-1原料藥出口銷售增加 圣...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