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轉債市場大幅擴容背景下,基金公司積極布局相關投資機會。除了發行可轉債主題基金,可轉債指數基金也在沉寂5年之后有望重現江湖。4月份、5月份,長信、海富通、博時等多家基金公司申報了6只可轉債指數基金。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當前可轉債市場廣度和深度不斷加強,可轉債配置價值日益顯著,也點燃了機構布局的熱情。
近日,證監會網站《基金募集申請核準進度公示表》顯示,多家基金公司上報了可轉債指數基金,目前已進入審查階段。較早獲得受理的是長信基金上報的中證可轉債及可交換債券50指數基金;還有中泰證券資管上報的中證可轉債及交換債券指數基金。此外,海富通和博時兩家基金公司上報了2只ETF,分別為上證投資級可轉債及可交換債ETF和中證可轉債及可交換債券ETF。
另外,海富通基金于5月31日上報了海富通深證投資級可轉債及可交換債券型ETF及其聯接基金。
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內部人士表示,公司除了發行可轉債主題基金,還在研究可轉債指數基金,后續將根據市場需求上報產品。
統計顯示,目前市場上僅有2只可轉債指數基金,分別是2013年成立的銀華中證轉債指數增強分級基金和2014年成立的東吳中證可轉換債券指數分級基金。時隔5年,可轉債指數基金再現江湖,而且是多只產品同時上報,足見基金公司對投資機會的看好。
蜂巢基金資產管理部副總監張亦博表示,可轉債指數基金的出現得益于幾個方面:首先,今年可轉債市場擴容明顯,尤其是一些銀行轉債和大盤藍籌公司轉債的上市,增強了可轉債市場的流動性;其次,一批中小市值上市公司轉債發行,轉債數量上升,主動管理的難度提高,也催生了跟蹤轉債指數的訴求。
張亦博認為,經歷了二季度的權益市場調整,轉債也回落至年初時的水平,從估值的角度說回到一個合理偏低的水平,部分機構投資者選擇配置可轉債指數基金作為向下有一定安全邊際,向上可享受權益市場反彈的底倉資產。
前述深圳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截至5月30日,累計待發的可轉債規模超過4700億,是對存量3100億規模的極大補充。
20:29 | 武商集團:公司無出借融券情況 |
20:29 | 廣東建科:目前已研發全地形隧道檢... |
20:29 | 迪普科技:實際控制人相關承諾的股... |
20:29 | 力合科技:張廣勝先生在公司戰略發... |
20:29 | 雙星新材:公司將持續深化與國內外... |
20:29 | 煌上煌:未來公司計劃與機器人研究... |
20:28 | 盛新鋰能:公司本次回購股份方案已... |
20:28 | 遠東股份:公司已完成本次股份回購 |
20:28 | 中科金財: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 |
20:28 | 上海石化:副總經理離任 |
20:28 | 天康生物:關于取消監事會、監事的... |
20:28 | 皮阿諾:關于續聘2025年度審計機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