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張歆 見習記者/孟珂
5月30日,在2019金融街論壇年會上,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出席論壇并發表演講。
李揚表示,金融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依托、依靠整個經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確定,所以我們覺得,金融結構性改革的最終目標是通過金融結構的調整,通過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創新,提高勞動力、土地和資本的配置效率。推進技術進步和體制機制創新,助力發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助力提升潛在增長率,助力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
李揚認為,調整金融結構。第一方面,要健全商業性金融、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補充的金融機構體系。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體系。大家注意到,關于金融機構體系的發展,已經和一般意義的發展什么商業等等有了很大的差別。我們現在提出四種類型的金融都要發展,協調并進。
第二方面,資本市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受到重視,所以我們要建設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我們現在說發展資本市場不是說一般的說,我們注意,是全程、出口、入口、過程,也就是現在發展資本市場比以前更加具體、更加有可操作性。
第三方面,在產品和服務的種類方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開發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的金融產品,增加中小金融機構數量和業務比重,改進小微企業和“三農”的金融服務。大家注意,這三個“化”其實就是說我們必須根據客戶的需要,發展各種各樣的非標金融產品。
(編輯 白寶玉 策劃 張歆 孟珂)
00:05 | 衛龍美味蔬菜制品成業績新引擎 |
00:05 | 三大運營商上半年加碼布局AI應用 |
00:05 | 吉利汽車半年度營收規模首破1500億... |
00:05 | 京東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速創近三年... |
00:04 | 快遞企業開始放棄低價競爭策略 |
00:04 | 光伏玻璃價格回升彰顯行業“反內卷... |
00:04 | 華為、小米等大廠商搶占AI眼鏡千億... |
00:04 | 儲能行業正式啟動“反內卷” |
00:0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00:0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9 | 時隔6年再現險企舉牌同行巨頭 |
23:59 | 多家券商對另類子公司注冊資本“做...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