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劉偉杰
5月18日,《清華金融評論》·金融大家評第18期在清華大學主樓后廳舉辦。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研究員、《清華金融評論》副主編張偉表示,近年來債券市場迅猛發展,債券發行和托管規模均跨入全球前列,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債券市場,但與發達市場相比,未來發展潛力還比較大。
張偉表示,我國債券市場目前主要表現為絕對規模快速擴大但相對規模尚有發展空間、市場投資者結構較為單一、流動性較低、境外投資者占比較低等特征,我國債券違約處置機制持續完善但仍有不足,存在整體回收率較低、多數違約債券尚未完成處置、實際清償率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等問題,如何加強債券市場的風險防范能力仍是重要的課題。金融科技的發展有望為債券市場提供更高效的技術支撐,必將對整個債券市場的業務模式、流程與產品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上海證券交易所債券業務中心副總經理王建國表示,金融科技創新開始滲透到債券市場的方方面面,并展示出巨大的發展空間。在產品創新方面,以資產支持證券(ABS)為例,金融科技在ABS基礎資產形成、產品設計、存續期管理和風控等各個環節均有應用場景。區塊鏈技術也開始探索在資產證券化領域的運用,借助區塊鏈技術,資產證券化參與各方可對底層資產進行更有效的動態,有助于提升信息透明度、提高操作效率并降低風險。
在債券投資管理方面,王建國認為,金融科技在債券智能投顧、風險管理以及債券電子交易等領域顯示出巨大的發展前景。金融科技在極大地提升金融服務效率、便利性和可獲得性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對未來有效風險防控和監管帶來新的挑戰,隨著金融科技的廣泛應用,可以借鑒境外監管沙盒機制,完善創新試點機制。
王建國表示,金融和科技的適當結合,在有效風險防控的前提下有效利用金融科技,不僅可以提升債券市場效率、降低運行成本、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也會促使債券市場更加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
華夏銀行投資銀行部總經理朱永利表示,近十年債券市場規模增長趨勢不變。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債券市場通過市場監管創新、發行主體優化投融資行為模式、市場投資人改善投資決策、中介機構變革傳統業務模式等途徑實現了創新發展。科技對商業銀行信用風險控制體系升級、智能化投行業務提升工作價值、智能化創新融資工具服務實體經濟等也提供了助力。未來,能否通過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入局金融體系布局,打造債券業務乃至公司業務金融生態圈,提升金融參與主體的信息互動效率,兼顧金融機構自身金融服務能力的技術升級和多層次金融供給的精準發展值得探討。
另外,中銀國際證券總裁助理、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2018年是“股弱債強”,而2019年隨著經濟增長的企穩,以及宏觀政策調整,應該是“股強債弱”。今年,受到通脹的壓力,并考慮到收益率并不高,債市今年難以再現牛市,但可以隨著貨幣政策的調整而抓波段機會。
(策劃 劉偉杰)
13:52 | 多措并舉“反內卷”贏得持續穩增長... |
12:15 | 創新轉型獲認可 復星醫藥成功發行1... |
11:20 | “牛市旗手”強勢拉升,1股已現3連... |
11:19 | 國家統計局解讀!核心CPI同比漲幅... |
11:02 | 湖南證監局走訪轄區文化傳媒行業上... |
10:39 | 通信、能源等領域收入快速增長 中... |
10:31 | 7月份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 |
09:54 | 數據港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09:54 | 達瑞電子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 |
09:53 | 比亞迪鄭州全地形賽車場開業 覆蓋... |
09:50 | 天安新材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6.5... |
09:50 | 儲能業務表現亮眼 三暉電氣上半年...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