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伴隨著訂單量的喜報,小米SU7成為車圈的絕對焦點:
4分鐘破萬
7分鐘破兩萬
27分鐘破五萬
24小時突破88898輛
毫無疑問,這個數字還會持續刷新。
至于訂單量最終突破到什么記錄?最終又會轉化成多少實際銷量?這些似乎已經不太重要了。
因為小米SU7已經成功引發了全網、全民級的聲勢浪潮,不止汽車圈和數碼圈,還有時尚圈、社會圈、職場圈、財經圈等都加入到這場狂歡中。
我知道,經過這幾天的發酵,關于小米汽車、小米SU7、雷軍等標簽,網上已經充斥了大量的信息,各種聲音的出現,也讓大家的立場和態度變得有些搖擺不定。
而今天我們不說車型價格值不值,不聊哪一款最值得買,也不去對比某一競品的配置來吹捧或拉踩。只用5個關鍵詞來解讀,希望看完后,大家對小米SU7會有一個更全面的認知。
【1】妥協
從去年的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到今年的小米SU7上市發布會,中間隔了三個月,這期間關于新車定價的猜測一直就沒有斷過。
大家其實可以回過頭去看,很多人猜測的價格都偏高,這里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官方已經提前給大家潑了冷水:不會是9.9萬,不會是14.9萬,不會是19.9萬;
第二,小米SU7很多東西都采用采購的方式,并且還是世界頂尖的供應鏈,加上其投入大量的的人力物力,粗略核算就知道它的單車成本極高。
從雷軍事后的采訪也可以確定,小米SU7一開始定價確實更高,即小米SU7標準版原定價22.9萬元,而高配版小米SU7Max最初定價為35萬元。
然而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起售門檻變成了21.59萬,頂配也在30萬內。當然,從訂單量和股票行情來看,這波操作確實很成功。
實事求是地說,這次價格退讓確實很有智慧,如今汽車圈表面上很熱鬧,實際上卻是一片紅海,價格戰更是在不斷損耗各大車企的精力。
而在新能源賽道上,能真正實現盈利的也屈指可數。這時候,初出茅廬的小米汽車顯然需要審時度勢,不要把入場的姿態放得太高。
具體到純電家轎領域,比亞迪漢,極氪001、極氪007、智界S7、特斯拉model3等競品,都有各自的產品優勢。
尚處于成長期的小米SU7,一旦定價過于強硬,那么將有很大風險被群攻,最終落得“泯然眾人矣”的下場。
雖然現在這個定價還談不上極具誠意,但顯然能被大多數人接受。而接下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小米SU7能不能守住產品價值,即不要讓大家覺得這臺車的價格虛高。
【2】格局
作為一名汽車媒體,這些年參加過太多的新車發布會,也體驗過太多的產品對比測試,有一個相對普遍的現象就是:大多數車企都會陷入到“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的套路中。
發布一款新車,恨不得把友商的競品踩個千百遍,類似什么“克星、殺手、最強對手”等標簽,相信大家在網上或多或少都目睹過一二。
然而在小米SU7的發布會上,你是真的能感受到小米汽車的格局。
雷軍直接坦言,小米汽車和保時捷對標了三年,發現還是差距很大。此外,在特斯拉Model3和小米SU7的對比中,他也肯定了特斯拉在電耗和智駕方面的優勢。
不過雷軍相信,憑借持續的努力,終有一天可以超越特斯拉和保時捷。沒有過分的拉踩,知道自己的優勢所在,認可別人的強大,也承認其中的差距,這種見解和氣量真的讓人欽佩。
實際上,還有其它地方也體現了小米汽車與眾不同的格局,例如邀請北汽、長城、蔚來、小鵬、理想等一眾車企掌門人到場,而對它們,雷軍說過最多的一個詞就是“致敬”。
在產品層面,小米SU7也是“有容乃大”,給蘋果生態提供了較全面的支持,包括在小米汽車App中上架了蘋果AppStore。
【3】實干
眾所周知,市面上有不少車型,為了流量和噱頭,總喜歡配備一些“花里胡哨”的配置,雖然前期的宣傳效果達到了,可后續卻是用戶在受罪。
這里不得不佩服小米汽車在用戶思維方面的精準把握,通過很多細節,大家可以發現小米SU7是真的會站在不同用戶的角度去搭配配置。
例如現在很多車企都在采用觸控按鍵,有的甚至恨不得把全部功能都集成到中控屏中,而小米SU7卻保留了實體按鍵,包括啟動/停止、空調、空氣懸架、尾翼等功能,并且還拓展了磁吸實體按鍵。
當然,這并非意味著其智能化的落后,背靠小米強大的生態,小米SU7在人機交互方面相當領先,例如它的智能語音,已經不局限于簡單的功能控制,還有方向盤調節、外后視鏡、HUD、家里的智能電器等。
此外,用戶還可以讓小愛同學在經過停車場和高速收費站時,提前打開支付二維碼,甚至連“前面的車是什么車、左邊這條河叫什么”這樣的語音指令也能幫你解答。
同樣地,對于在冰雪地區頻繁掉鏈子的隱藏式門把手,小米SU7也深知這一用戶痛點,所以它用上了半隱藏式門把手,美學設計有了,空氣動力學也不差,更重要的是保證了實用性。
而大家都在吐槽的全景天窗不防曬的問題,小米SU7也給出了解決方案,即給天幕玻璃配備雙層鍍銀,可以隔絕絕大部分99.9%紫外線隔絕。
此外,它還給前風擋玻璃配備三層鍍銀,99.1%紅外線隔絕。雷軍在現場放出了小米SU7與特斯拉Model3的對比實驗,兩車在38攝氏度下暴曬1.5小時,最終前者比后者車內溫度低了12℃。
還有一個實用功能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那就是一鍵隱私功能,它可以一鍵關閉車輛的攝像頭和雷達定位等,至于具體的應用場景,大家可以自行腦洞。
可以肯定地說,依托多年的互聯網思維,小米汽車太知道用戶想要什么了,所以在小米SU7上,它極大地發揮了實干精神,并將其滲透到各種產品細節中。
【4】營銷
劉強東曾說,不要跟雷軍比營銷,這句話不止在手機領域生效,在汽車領域也同樣如此。
回過頭看小米汽車,從3年前宣布造車、到期間各種進展信息曝光,再到新車預熱、正式發布、以及如今的爆單,每一步都環環相扣,并把傳播熱度做到了最大化。
這里面雖然也有外界因素的推動,但主要功勞還是小米汽車出色的營銷能力。
首先在定價策略上,前期先降低大家的期待值,強調“確實有點貴”,中間又設置了三個月的過渡期,這樣不僅維持了熱度,也讓定價有了更多考量的空間,一舉兩得。
訂單量暴增的背后,也有營銷的功勞,例如設置了“4月30日前”這個期限,免費贈送用戶冰箱、真皮座椅、豪華音響、電動尾翼等配置,加上下訂的相關規則,其實都在吸引大量潛在用戶完成下訂。
小米汽車的高超營銷技巧不只是體現在賣車上,還有其強大的帶貨能力。
當新車發布上出現米家生態中的手電筒、手機支架、雨傘、天幕、不銹鋼馬克杯、小米SU7車模、棒球帽等一系列產品時,大家才突然明白,原來這也是“人車家生態互聯”的一部分。
當然,要說小米汽車營銷的大頭,還得是雷軍,在小米SU7發布后,雷軍就通過在各大社交平臺的發言,讓品牌和產品價值都得到了積極且廣泛的傳播。。
而最近在微博上,通過廣大網友的牽線,雷軍和張頌文還產生了交流,這讓小米SU7再次獲得熱搜,這潑天的流量,小米汽車真的是一抓一個準。
需要強調的是,小米汽車出色的營銷能力,其實很難被復制,因為背后不僅有優秀的產品力支撐,還涉及到小米多年積累的用戶基礎,以及雷軍極佳的個人魅力等。
【5】爭議
雷軍稱:“現在的輿論環境不是太好,尤其小米熱度又特別高,丁大一點的問題,會被大家拿1萬倍的放大鏡在看,所以自己覺得壓力特別大。”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小米SU7爆單的同時,也伴隨著大大小小的爭議。例如最近部分用戶因“誤鎖單,定金無法退款的問題。
除此之外,網上還有很多不和諧的聲音,例如為什么沒有提供三電終身質保,為什么標準版和Pro版沒有800V高壓平臺,為什么全系都沒有雙層夾膠玻璃……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實車體驗人數的增加,小米汽車還將會面臨更多類似的質問。可這些能代表什么嗎,我想這并不是問題的關鍵。
更重要的是,官方對此的態度怎么樣?是積極聽取建議,耐心解答,作出優化方案,還是擱置爭議,避重就輕?
很顯然,這兩種不同的做法,將會產生完全不一樣的結果,而從現有的事實看,小米汽車顯然屬于前者。
早在去年的技術發布后,小米汽車就挑出網友們的101個問題,并以官方的形式進行回應,其中不乏涉及到價格、技術、供應鏈等尖銳問題。
如今這個問答系列還在進行中,例如前面提及的訂金無法退問題,官方稱:大定7天可退,但也提供了主動鎖定配置的選擇,一旦鎖定配置也就意味著鎖單完成,車輛將進入生產階段,配置無法再次修改,這個時候定金是不可退的。
除此之外,關于小米SU7購買、體驗和服務等方面,官方也是一一進行作答,而這種敢于直面問題的態度,顯然可以大大增強消費者的購買信心。
寫在最后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外界對于小米造車極其不看好,有的甚至說小米趕上了最壞的時代。入場時間太晚、沒有技術背書,品牌形象撐不起高端等等,各種各樣的質疑接踵而至。
此外,蘋果造車計劃終止,威馬汽車破產,賈躍亭、董明珠、許家印等跨界名人造車失敗的例子,也在不斷提醒雷軍和小米,造車之路注定充滿艱難險阻。
如今再看,小米汽車雖然前路依舊未明朗,但至少曙光已經出現:
其一,小米SU7首戰告捷,在產品質量不出大差錯的前提下,市場潛力巨大;
其二,智能化是發展趨勢,小米汽車有著深厚的實力和優勢,很多傳統車企都不能企及;
其三,小米汽車重技術研發,隨著時間推移,有望真正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其四,外界對雷軍的英雄主義越發推崇,這將是品牌后續發展的超級加分項。
所以這是最壞的時代,還是最好的時代,我們不妨等待小米汽車接下來的詮釋。
15:44 | 數字華夏攜眾產品亮相2025世界機器... |
15:42 | 中原高速今年上半年營收凈利潤雙增... |
11:22 | 誠志股份“一體兩翼”戰略縱深推進... |
11:21 | 啟迪藥業控制權將變更 湖南賽樂仙... |
11:20 | 2024年年報遲遲未發,這家公司擬主... |
11:09 | 全球首個30MW級純氫燃機示范項目正... |
10:18 | 三一能源裝備首套油田專用移動儲能... |
10:02 | 際華集團被證監會立案 涉嫌信披違... |
10:00 | 7月份物價數據發布!金飾品價格同... |
09:27 | 吉利銀河A7正式上市 攜多項技術成... |
09:26 | 安徽造大型模塊化商用無人機首飛成... |
09:25 | 宜搜科技戰略投資正大集團旗下Ligh...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