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連斌
盛夏時節,站在四川大竹縣千畝稻田邊,合作社成員唐文成的手指劃過青青的水稻秧苗,臉上帶著踏實的笑容。“從育秧到秋收,買種子、租農機、雇人工的錢,這下全有著落了!”他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說道。這份底氣,來自農發行四川大竹縣支行近期投放的1000萬元糧棉油種植貸款,專項支持今年的水稻種植。而這正是農業政策性金融守護糧食安全、賦能農業發展的生動體現。
據悉,糧棉油種植貸是農發行新信貸產品體系重構后推出的新業務品種,主要用于解決糧棉油作物種植以及種植配套設施建設、運營、維護等所需資金,有效延伸了政策性金融服務糧棉油“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條,將助力加快形成全產業鏈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的新格局。
作為“中國糯米之鄉”,大竹縣糯稻品牌聲名遠揚,市場需求十分旺盛。當地一家農業企業看準了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機遇,計劃在近2萬畝土地上開展糯稻種植。該企業采用“企業+合作社+農戶”托管模式,統一采購先進的生產資料和技術。但在推進過程中,巨大的資金缺口成了難題。
“當時我們急得團團轉,眼看著好的種植時機就要錯過,資金卻沒著落。”該農業企業負責人向記者回憶道。就在這時,農發行大竹縣支行的專業服務團隊主動找上了門。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農發行大竹縣支行在得知企業的困境后,迅速行動。服務團隊深入田間地頭,與企業負責人、合作社成員、農戶詳細交流,實地考察種植經營狀況,精準掌握企業的資金需求。
“他們不光聽我們說,還跑到地里看,與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擔保和資金支付的問題。”該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農發行的團隊為他們量身定制了金融服務方案。
“農時不等人,我們必須快速行動。為了讓貸款及時到位,我們開辟了綠色通道,優先受理種植貸申請,還精簡了申請材料。”農發行大竹縣支行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市、縣兩級行高效聯動,從調研種植規劃到貸款審批投放,全程提速,確保資金能及時用于購買種子、化肥、農藥、農機設備以及支付人工費用。
在還款安排上,該支行充分考慮農業生產的季節性特點,允許企業在農作物收獲銷售后集中還款,有效緩解企業在生產前期面臨的巨大資金壓力,讓企業能輕裝上陣、全力投入生產。
不僅如此,該支行還在種植貸上提供顯著的利率優惠。“這大大降低了我們的融資成本,讓我們能把更多的錢用在提升農業生產效益上。”該企業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
該支行還通過與當地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協同,建立“貸前指導、貸中支持、貸后服務”的全鏈條護航機制。
該筆1000萬元貸款,不僅填補了企業的流動資金缺口、保障了生產周轉,還帶動周邊農戶就業,推動當地糧食種植向規模化、科技化發展。
農發行大竹縣支行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下一步,該支行將繼續踐行服務“三農”的宗旨,優化種植貸服務,精準支持更多農業主體。同時,加強與地方政府、農業農村部門及企業的溝通協作,深挖市場需求,創新服務模式,為大竹縣農業現代化建設和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更強的政策性金融動力。
(通訊員梁鉛釬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汪世軍 賀俊)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