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磊
盛夏時節,走進山西婁煩縣康莊生態畜牧發展有限公司的養殖場,一排排標準化豬舍整齊排列,飼料倉庫里新到的玉米、豆粕堆得滿滿當當,數十名工人正忙著拌料、飼喂,存欄生豬個個膘肥體壯。
“多虧了農商銀行提供的570萬元貸款,飼料供應跟上了,資金也周轉開了,我就沒有了后顧之憂。”公司負責人段存英高興地說。
作為婁煩縣規模較大的生態畜牧企業,近年來,康莊生態畜牧發展有限公司逐步擴大養殖規模,實現年出欄生豬超3000頭,不僅帶動周邊農戶就業,更成為當地畜牧產業鏈的重要一環。段存英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今年入夏后,隨著生豬存欄量增加,飼料采購量驟增,加上前期擴建廠房占用了部分資金,公司突然面臨飼料斷供的風險。
“一頭豬每天要吃3斤料,一萬頭豬每天就要吃3萬斤,斷一天料都可能影響生長,甚至會生病。”段存英急在心里,四處籌措資金卻屢屢碰壁。
得知該公司面臨的困境后,婁煩農商銀行工作人員迅速上門調研,針對其“短期周轉+飼料采購”的資金需求特點,開通綠色審批通道,僅用5個工作日就完成570萬元貸款的審批發放。
“這筆錢就像一場及時雨。我們當天就聯系了飼料供應商,訂了3000噸玉米和豆粕,現在倉庫里的飼料足夠喂三個月了。”段存英高興地說,“有了充足的資金,飼料配比全面優化,我們還引入科學營養配方替代傳統用料,生豬不但增重快,肉質也更緊實,收購價每斤比之前高了兩毛錢。目前,3000頭存欄生豬存活率穩居98%以上,預計下半年出欄量同比增長15%,可帶動周邊80余戶農戶通過代養、務工持續增收。”
記者了解到,這筆金融“及時雨”的價值不止于此。段存英正計劃用剩余資金更新糞污處理設備,讓養殖廢料變身為農田有機肥,進一步推動養殖場走上生態化養殖之路。
婁煩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當地越來越多的涉農企業受益于農商銀行的金融支持。為了更好地服務“三農”,該行不斷提升鄉村金融服務質效,在相關貸款的申請、審批、發放等環節給予農戶最大便利,縮短貸款流程和審批時間。同時,該行加強金融風險防控,通過建立風險評估機制、嚴格貸后管理等措施,確保金融服務穩健發展。
此外,婁煩農商銀行深入了解農村地區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實際需求,針對不同客戶群體研發推出多種針對性強、適用性高的金融產品。例如,“晉享貸”等信貸產品,主要面向廣大農戶和家庭農場,貸款額度靈活、擔保方式多樣,深受廣大農戶歡迎;“興旺貸”主要面向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額度較高,可有效滿足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資金需求。這些金融產品的推出,不僅解決了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痛點,也有效提升了農戶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通訊員劉曉楠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汪世軍 喬川川)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