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連斌
“今年上半年,我行始終圍繞‘服務縣域,扎根鄉土’的核心要務,聚焦產業發展、小微成長、創業就業、普惠民生四大領域,通過‘定方向、建機制、優服務’三大舉措,把金融活水精準送到最需要的地方。”近日,云南陸良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左永光在接受《農村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陸良農商銀行涉農貸款余額達62.35億元,較年初增加4.52億元;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17.03億元,較年初增加1.69億元。
創新信貸產品
為產業發展插上“金翅膀”
“30分鐘就放款成功了,這筆貸款資金來得太及時了,后續不用為引進新品種、改建土地的資金擔心了。”陸良縣板橋鎮蔬菜種植大戶陳先生高興地對記者說。
據介紹,陳先生今年計劃新增種植意大利菜,不過購買蔬菜苗、改田的資金卻讓他犯了難。陸良農商銀行客戶經理在“深化推進整村授信”行動中了解到陳先生的經營狀況以及資金需求后,針對像他這樣的蔬菜種植戶“短、小、頻、急”的資金需求,開通綠色通道,特事特辦,為陳先生成功辦理了50萬元“七彩云菜貸”。
“服務農業產業,關鍵要做到‘專業、專注、專一’,針對縣委、縣政府‘1+3+2’產業布局,我行推出‘一品一策’方案,對‘陸良蔬菜’‘滇陸豬’等這些‘金字招牌’,創新設計特色信貸產品。”左永光對記者說。
今年上半年,陸良農商銀行投放“七彩云菜貸”“滇陸豬養殖貸”等鄉村振興系列貸款9.34億元。在春耕備耕期間,該行將信貸資源向農業生產傾斜,確保6.58億元春耕備耕貸款緊跟農時節氣,及時發放到7233戶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手中。
“千企萬戶大走訪”
為小微企業送去“及時雨”
“以前總覺得貸款難、貸款貴,沒想到陸良農商銀行客戶經理能主動上門服務。”陸良縣一小微企業主告訴記者。
陸良農商銀行把服務小微企業當做“心頭事”,組織轄內工作人員深入工廠車間、街邊小店,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
“今年以來,我行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各網點組建服務小隊進行走訪,帶著‘需求清單、產品清單、解決清單’上門,上半年累計走訪3.48萬戶,梳理出缺抵押、審批慢、成本高三大痛點,針對性地給出解決措施。”陸良農商銀行公司業務部負責人馬鳳萍告訴記者。
截至6月末,該行為2678家小微企業授信9.01億元,各項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年初下降33個BP。
同時,陸良農商銀行積極落實創業就業政策,用“貸免扶補”創業小額貸款、個人創業擔保貸款等工具,為創業者“扶上馬,送一程”。今年上半年,該行投放8120萬元貸免扶補創業小額貸款,投放5180萬元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幫助555戶創業者解決了缺少啟動資金的問題,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創業夢。
拓展服務邊界
讓縣域消費市場“熱”起來
金融服務最終要惠及千家萬戶,陸良農商銀行不斷創新金融服務,讓普惠金融的“陽光”照進更多角落。
該行聯合縣融媒體中心打造“精彩陸良鄉村振興”欄目,用鏡頭記錄各鄉鎮產業發展的動人故事,并通過“珍惜信用記錄保護‘經濟身份證’”等通俗易懂的宣傳,把金融知識送到群眾身邊。此外,該行圍繞“爨鄉有禮”策劃“以舊換新農信助力”特色消費活動,吸引1500余家商戶參與,發放補貼6.44萬元,既讓群眾享受了實惠,也讓縣域消費市場“熱”了起來。
從支持一筐筐蔬菜走出田間、一頭頭“滇陸豬”茁壯成長,到見證一家家小微企業破繭成蝶、一個個創業夢想落地生根,陸良農商銀行的足跡深深印刻在服務縣域經濟的一線,這些增長的數字,是金融的力量;農戶舒展的眉頭、小微企業主臉上的笑容,體現的是金融的溫度。
左永光表示,未來,陸良農商銀行將繼續堅守服務“三農”的初心,插上科技服務的翅膀,在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里,繼續書寫更多溫暖故事,讓金融活水潤澤每一寸希望的田野。
(通訊員袁碧倩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