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王愛靜 通訊員 吳言陽 鄧迎春 報道
“有了這個小卡套提醒,再也不會拿錯本子白跑銀行嘍,還是農商銀行最懂老人。”浙江龍游縣溪口鎮未來社區的張大爺拿著嶄新的“豐收對賬簿”,指著封面醒目的卡套,笑著豎起了大拇指。他口中的小卡套正是浙江農商聯合銀行轄內龍游農商銀行破解農村老人“對賬簿”使用困境的暖心鑰匙。
面對老年客戶常將對賬簿誤作存折、引發操作糾紛的問題,龍游農商銀行負責人介紹:“我們調研發現,這一問題的核心痛點是功能認知模糊。于是創新設計專用卡套,物理附著在每本對賬簿上,用超大字體明示兩點:一是‘本賬簿僅用于打印查看流水,非存取款憑證’;二是‘打印時務必攜帶銀行卡’。讓提示‘長’在本子上,老人每次打開都看得見、記得住。”
如何確保創新真正惠及老人?該行通過“線上線下雙通道”模式,線下依托227家村級助農服務點和豐收驛站,站長化身“講解員”,在老年人聚集區重點突破;線上通過高效的通知系統確保政策、物料和推廣要求第一時間直達一線。同時線上線下對站長進行培訓,提升其對老年客戶的服務意識和能力,形成“產品優化+渠道覆蓋+人員推廣”的服務閉環。短短半年,誤持對賬簿辦理存取款的老人驟降85%,柜面效率顯著提升。
小卡套背后是普惠金融的大情懷。這項幾乎零成本的微創新,不僅化解了老年群體的操作焦慮,更讓“豐收對賬簿”真正用起來。
近年來,龍游農商銀行始終以扎根“三農”、服務民生為根本宗旨,在對“一老一小”等特殊群體需求的精準把握和用心服務上體現普惠金融的溫度。從構建覆蓋全縣227個行政村的助農服務網絡,到如今以“小卡套”解決老人“大困擾”,是該行堅持問題導向、客戶視角的生動實踐。下一步,該行將持續聚焦鄉村痛點,用更多接地氣、有溫度的“微創新”,讓金融服務更可知可感、更包容共享,為客戶的美好生活和鄉村振興貢獻堅實的金融力量。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