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沛原
“200畝果園擴建,就差這70萬元。”湖北通山縣山藝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老成望著漫山待摘的桃子,曾一度犯愁。每到掛果季,鮮果收購、冷鏈存儲的資金需求就像塊石頭壓在他心頭。
湖北通山農商銀行東城支行客戶經理鄧坤外出走訪時,把這“季節性難題”記在了本子上。針對水果產業鏈“培育期長、旺季資金急”的特點,鄧坤向老成推薦了“楚銀貸”,簡化流程、壓縮時效,5天就把70萬元貸款送到了合作社賬戶。如今,葡萄、桃子、梨子等立體種植園里,十多戶農戶正忙著采收,算下來年均能多賺2萬元。
同樣受益的還有位于通山縣廈鋪鎮的通山螢火蟲生態農業旅游有限公司。2025年6月,該公司相關負責人想建農旅綜合體,卻愁于缺乏資金。通山農商銀行廈鋪支行副行長陳村帶著方案多次上門調查,精準對接后,300萬元貸款資金穩穩落地,解決了該公司資金短缺的難題,進一步點燃了該公司負責人計劃通過旅游開發帶動項目建設區村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希望。
這兩筆貸款不是偶然的,而是通山農商銀行實施“一鏈一策”的必然。該行深知,金融要幫產業,得先懂產業的“筋骨脈絡”。
“近年來,我行聚焦通山柑橘、枇杷、茶葉、油茶、楠竹、中藥材等六大特色產業,深入梳理產業鏈的堵點、痛點,從種植養殖、加工包裝到倉儲物流、市場銷售,為每個產業鏈繪制‘金融需求圖譜’,針對性地推出差異化信貸產品和服務方案,讓金融服務精準嵌入產業發展的每個環節。”通山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為了讓服務更接地氣,通山農商銀行根據“支持鄉村振興示范支行”和“支持小微企業示范支行”的建設要求,因地制宜打造5家特色專營支行。這些專營支行扎根通山特色產業集中區,配備熟悉業務的客戶經理,通過“駐點服務+線上對接”的方式,把銀行“搬”到田間地頭、廠房車間。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通山農商銀行累計對接食品飲料、文化旅游、生物醫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五大重點產業,累計貸款45筆、金額2.54億元。
(通訊員陳群鋒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汪世軍 賀俊)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