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今年以來,我國債券市場迎來了多項對外開放新舉措。隨著債券市場相關安排的不斷完善,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升。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2019年以來,國務院、央行等相關部委、部門推出多項舉措擴大債券市場對外開放。
今年1月份,央行批準標普(中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信用評級業務,推進評級行業對外開放;2月份,熊貓債發行指引細則的落地,為境外發行機構進入中國債券市場提供了更加明確的指導和規范;4月1日起,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開始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并將在20個月內分步完成。完成納入后,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債券將成為繼美元、歐元、日元之后的第四大計價貨幣債券,提升了我國債券市場的國際影響力;5月份,央行會同外匯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有關問題的通知》,為境外投資機構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提供進一步便利。
7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發布11條金融對外開放措施,進一步提出,對境外信用評級機構開放銀行間和交易所債券市場所有債券評級,允許外資機構獲得銀行間A類主承銷牌照,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結合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加緊落實一系列重大開放舉措”的要求,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落地措施可能進一步加快,并可能成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推動力量。
有券商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融對外開放11條是增強金融基礎設施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有利于豐富我國債券市場投資者類型,從而完善多層次債券市場建設,有效利用外資機構豐富經驗,防范和化解當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及民營企業信用危機。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據中央結算公司公布的7月份債券托管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境外機構在中央結算公司托管債券規模16986.2億元,比6月末增加533.82億元,為連續8個月增持中國債券。截至2019年7月末,境外機構累計持有中國債券突破2萬億元大關。盡管如此,但境外機構債券持有比例僅占債券市場托管余額93.1萬億元的2.1%左右。
因此,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技術總監曹源源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未來對外開放措施對我國債券市場發展,可能在三個方面發揮主要作用:
第一,加快我國債券市場的完善和國際化發展。境外機構(包括投資、發行、承銷、信評等)的進入,可從制度建設、金融監管、信息披露、風險管理、違約處置等多個方面,為我國債券市場的完善提供國際成熟債券市場的發展經驗,并有望加速我國債券市場與國際資本市場的標準接軌,為未來我國金融市場深度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做鋪墊。
第二,加速債券投資模式和產品的豐富與創新,滿足境外投資機構的多元化需求。預計未來“債券通”項目下的產品范圍將進一步豐富,推動回購交易的開放和人民幣衍生產品的創新指日可待。
第三,信用評級對債券市場發展的正向引導作用可能會逐漸加強。境外信用評級機構的進入,以及境內外機構多元化的投融資對信用風險識別的現實需求,有助于促進境內信用評級機構之間的評級技術競爭,并逐漸使信用評級在債券市場發展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23:55 | 兩融余額重返2萬億元傳遞出三大積... |
23:55 | 多地部署下半年地產工作:力推樓市... |
23:55 | 標普報告體現對中國經濟向好前景信... |
23:55 | 多地發放新一輪消費券 乘數效應點... |
23:55 | 央行連續9個月擴大黃金儲備 專家表... |
23:55 | 7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50.1% 連續9個... |
23:55 | 7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5點... |
23:54 | 從“人機協同”向“自主執行”躍遷... |
23:54 | eSIM成萬物互聯“新鑰匙” 產業鏈...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